近日,2020第一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入围作品名单公布,我司1865建筑创作中心的参赛作品235号《蚁筑》和江北分院作品250号《明日之森,生长社区》顺利入围。恭喜我们的设计团队!
本次竞赛主题为随遇而生、因时而变,突出强调建筑师主导的建筑形态设计的绿色内涵和设计创意。通过对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生态要素等)和城乡建成环境的利用和调节,在创造适宜的行为活动场所的同时,控制耗能空间、缩短耗能时间,从而达成良好的建筑空间性能与低能耗代价的双重目标。
《蚁筑》235号
1865建筑创作中心
设计拟在南京谷里水库北岸,为某文玩收藏家新建一处工作室,包括两间客房、两间主卧、一间工作室,以及面向水库的会客及展示空间。设计采用陶砖为主要建材,并将白蚁丘通风与室内空气调节机制作为设计出发点,设计关键要素分别是:
1、风塔(排风与捕风):从白蚁丘巨大的“烟囱”得到启示,设计采用数座“风塔”将“浮力驱动”与“风力驱动”有机结合,将“烟囱效应”与“捕风”功能相辅相成,实现高效通风。
2、冷源:借鉴白蚁丘的冷源处理,设计将水井作为冷源,在夏季将井水引入室内外浅水池(包括局部屋顶水池),水池的位置取决于风塔和季风方向,利用井水为引入的新鲜空气降温。
3、建筑材料:白蚁丘采用生土建造,热工及吸湿性能优良,设计将陶砖作为主要建材,通过构造处理,可以模拟出白蚁丘材料的综合性能。
4、肺的机制-整体运作:白蚁丘类似于肺的通风机制为设计提供了灵感,设计将大量镂空砖墙布置在建筑东、西两侧,调节风速,实现“微循环”,营造健康、稳定的内部环境。
5、采暖与遮阳:设计通过控制建筑朝向,采用蓄热性能强的建材,设置阳光房与遮阳等传统方式实现节能目标,虽然传统,却经济有效。
《明日之森,生长社区》250号
江北分院
时间,是昼夜更替,是春去冬来,是万物变迁。最重要的是,时间一定是持续的。建筑的生命也应如此。
面对 “因时而变”这一主题,我们以“时间”为切入点,将时间划分为多种维度,探寻绿色住宅、绿色社区在各个生命周期中的循环变化。在设计中,我们试图打破现有居住建筑模式,采用巨构的手法,打造一个具有适应性,延展性、可生长的集约型未来生态社区。
我们将社区竖向划分为底部生态层、中部居住层、顶部能量层三大层级,保留底层原有水体,尽可能将建筑脱离地面,在社区底层形成完整的湿地生态圈,将自然归还大地,同时形成内部微生态、微气候。中部住宅采用围合形式,形成拔风效应,优化社区内部风、热环境。社区中部设计空中街道,置入各类公共空间,打造全龄化绿色社区。顶部智慧绿荫,结合屋顶光伏发电、屋顶农场,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
社区内部,各层级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循环利用,犹如一片自然生长的立体森林。融入自适应生态圈、被动气候控制、全周期装配等创新理念,探索关于未来绿色住区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