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AD新闻|盐城大丰区西团镇龙窑村新型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成功通过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验收

2023-08-21

8月17日,作为省级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盐城大丰区西团镇龙窑村新型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项验收。该项目是苏北地区首个近零能耗农房建筑示范项目,综合节能率达90%以上。

主入口实景

专家组对我司示范项目在地域文化响应、空间节点设计、示范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积极探索了适用于农村地区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路径,为苏北地区树立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典型。

示范项目位于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龙窑村,当地的主要产业资源是稻田种植,特色文化是“窑”文化。本次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总占地面积6.7公顷,住户180户,村庄四周农田环绕,河流流经三面,生态环境优美。由于周边配套设施缺乏,村内配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本次示范建筑是村庄主入口的第一栋建筑——党群服务中心,后期用于参观展示,总建筑面积1327㎡,涵盖了党群服务、社区医疗、农资超市等功能。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南侧,为2层楼,北侧卫生站为1层楼,两栋楼之间通过一条连廊相连,形成一处中庭空间,供村民休闲和娱乐使用。

西南角实景

在过去,桑蚕曾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之一。村庄西侧现今还留存着一座历史保留建筑,即红砖蚕厂。为了保留乡愁、保护乡村肌理,新建建筑在设计风格上延续了蚕厂的红砖元素和双坡屋面特点。外立面采用当地烧制的红色烧结自保温砖,实现了材质和颜色的一致性。屋面采用连续性的双坡屋面设计,倾角结合屋面光伏发电需求,采用了最佳倾角27°,既延续了传统元素,又进行了现代的转译。

在空间布局上,南北两栋楼之间形成了一处院落。通过遮阳、风廊、景观小品的设计,院落被打造成一个便于村民公共交流活动的凉爽空间。为了便于展示,农资超市东南侧采用大玻璃的通透外立面,利用屋檐出挑设计形成遮阳走廊,减少室内过多的太阳辐射。卫生站通过屋顶双坡屋面的延续,和党群服务中心之间形成遮阳连廊,方便村民穿行。院落入口处还设计了一个景观节点,通过植物的点缀增添美感。整个院落空间形成了一个东西向的风廊,顺应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利于通风散热。

院落空间

通过对当地建筑风貌的传承和空间设计,示范项目成功构建了气候适应机制,使建筑与自然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同时,项目还融合了主动式技术应用和可再生能源的补充,探索了适用于农村地区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解决方案。

适用于农房场景的高性能围护结构

普通近零能耗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厚度一般会达到150~200mm,在农村地区施工较为困难。项目应用了适用于农房场景的夹心保温系统,内外两层墙体采用烧结自保温砖,中间设置70mm挤塑聚苯板。通过自保温砖的应用,减少保温层厚度,便于施工,更为耐久。

可感知、可体验的智能建筑 

整栋建筑配备了数字化监测系统,具有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空气质量监控、光伏发电数据预测、综合报警等功能。通过系统,可以实时展示整栋建筑的能耗情况以及室内环境数据,积极传达绿色低碳建筑理念。

平台主页面

融合农房风貌的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在光伏方面,项目选用深蓝色单晶硅光伏板,色彩与屋顶颜色相融合,通过112块光伏板的单元式排布,形成与农房屋顶融合的相似韵律,光伏板与屋面之间留有250mm的间隙,为光伏板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

光伏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并单独设表计量。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夏季光伏日最高发电量可达233kWh,可以满足建筑自身用能需求。

屋顶光伏实景

近年来,長江都市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动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21年,公司成立“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究中心”;2022年,公司“南京市建筑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获市发改委批复,逐步建立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能够把握行业技术趋势、具有工程化研究能力的研发团队。通过一系列项目实践,积极探索了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实施路径,形成了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超低能耗建筑解决方案,助力超低能耗建筑在全省范围的推广实施。